夏天奶牛养殖技巧(夏天的奶牛)

时间:2024-06-30

炎热夏季如何应对牧场“热应激”让牛安全过夏?

⑵增加饲喂次数,从饲喂3次增加到4次,提高牛只采食量;同时,热应激也改变牛的昼夜节律,避开中午热的时候饲喂,在夜间增加饲喂量,可提高采食量。⑶撒料后,及时推料/扫料,使牛在短时间内采食到足够的饲料,保证不发生牛没有吃饱或够不到饲料吃的情况。

在牛舍房顶搭建凉棚、种瓜蔓、喷水或刷石灰浆。(3)在舍内安装大型换气扇和风量较大的电扇(2~3米/秒),加速舍内气流的速度,以利牛体散热,不光白天要送风,晚上也要继续送风。但夜间体温和气温的差异相对较大,可以缩短送风时间。晚上一般横卧牛较多,可以改用地位换气和送风。

适当的给它多饮水,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。我们以前小时候养牛,到了夏天的时候,就是在牛栏中挖一个水坑,或者是直接迁到村口的水塘里。

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,要从环境和营养两方面来考虑。一是改善牛舍和牧场环境,阻断外部的热源进入牛舍,同时促进牛舍内部的热量和水分向外排出,通过送风、喷水、酒水等人为措施,促进奶牛体热的散发。二是改善营养和饲喂技术,通过改善饲料结构和饲喂技术,尽量减少或抑制与产奶无关热量的产生。

也可在牛舍内的粪沟或牛床上方设置喷头或钻头水管,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给牛洗澡,或用太阳水给牛洗澡,这样有利于牛体散热,降低舍内温度,防止中暑等热应激疾病的发生。奶牛一般采用自由饮水,使奶牛在口渴时能随时喝到凉水。

如因肢蹄疾病或起卧艰难的牛,最好能饲养在泥土地上,多垫褥草,防止滑跌。每天协助翻身,防止褥疮发生。 优化大环境:饲养乳牛最适宜的温度为5~25℃,过高或过低均会产生应激反应。因此,病后乳牛的生活环境更应做到夏天防暑,冬天保暖。

奶牛的饲养

把握好奶牛的初配年龄初配年龄不仅影响到第一次的产奶量,而且还影响到一生的产奶量。许多养牛户在小牛不到18个月大、体重只有250公斤左右时就进行交配,这往往会导致小牛出现难产。因此,养牛户不要急于求成,当牛的体重达到360-400公斤时才进行第一次交配。

临产前几天可以适当减少精料喂量,以利于奶牛正常分娩。犊牛不要拴养大多数奶牛养殖户把初生牛犊用绳拴养,它不仅限制了犊牛的活动,而且严重阻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,对犊牛危害极大。初生犊牛应放在栏内自由活动,由饲养员定时饲喂,以便于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,提高母牛的产奶量。

同时,据以色列报道,在热应激时,泌乳牛的采食量减少40%。因此,夏季奶牛日粮中营养浓度需要增加。据研究,在热应激采食量减少情况下,添加脂肪有很好的饲养效果。油籽如整粒棉籽或大豆、牛羊脂以及脂肪酸钙都是很好的脂肪来源。

坚持多喂精粮,少喂粗粮的原则首先,其实奶牛本身吃粗粮就可以,这不仅仅有助于奶牛的健康,而且还能够帮助奶牛消化,但是在乳液分泌旺盛时期的奶牛可不是这样,为了保证牛奶的纯净度和营养,在奶牛乳液分泌旺盛的阶段,我们需要多给奶牛喂一些精细的粮食,而不是跟平常一样喂粗粮。

管理要求 干奶期除了饲养方面的注意事项外,还要加强此期的管理工作。全期重点是保胎、防止流产。孕畜要与公畜分开,要与大群产奶牛分养,禁喂霜冻霉变饲料。